![](http://a.nync.com/.jpg!40)
![](http://static.nync.com/main/images/cungg/cq27-min.png)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一系列重大战略部署,根据《中共保山市委 保山市人民政府关于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脱贫攻坚重大战略部署的决定》(保发〔2016〕7号文件)精神,结合实际,制定保山市食用菌产业精准扶贫试点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开发战略思想,围绕“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找准发展产业脱贫一批精准扶贫路径,推进现代农业生产基地、“小巨人”企业、龙头企业集群、知名农业品牌“四个一”工程建设,完善农业龙头企业与贫困户的利益联接机制,强化农业龙头企业对贫困人口的组织和带动作用,加快贫困人口脱贫致富步伐。
二、目标任务
在保山富群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富群公司”)出菇基地实施食用菌精准扶贫到户试点300户,通过开展3个周期(每周期14个月,每周期种植两季)的试点项目建设,带动1000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增收脱贫。
三、工作措施
(一)构建公司+园区+贫困户产业扶贫平台。以富群公司为龙头,以园区基地为依托,以全市进驻富群公司产业园区的建档立卡贫困户为对象,构建食用菌产业精准扶贫运营平台。即由公司向贫困户提供出菇菌棒和生产设施,并负责农户生产水电费,农户利用公司现有设施按种植技术标准要求,生产合格香菇产品,公司负责回购后实现贫困群众增收。
(二)确立“1+3=10”精准扶贫目标。依托公司千亩产业园区,按周期引导300户贫困户进入园区从事香菇种植,每户贫困户每个周期种植香菇3亩10万棒,由富群公司确保贫困户周期纯收入不低于10万元,低于10万元由富群公司补足10万元(每棒纯收入不低于1元),实现园区帮扶贫困户1个生产周期即脱贫。
(三)实行产品回购利润确保机制。富群公司同入园贫困户签订食用菌生产和产品收购、利润保障合同并依法进行公证,市场风险由富群公司承担。贫困户在富群公司技术员的指导下按技术规范生产合格的产品,富群公司按等级全部收购。除投入成本外,若平均每棒利润不足1元时,不足部分富群公司给予补足。同时对平均每棒利润超过1元的种植户,富群公司再给予超过部分10%的激励奖。
(四)搭建产业后扶平台。以入园一个周期学到技术脱贫返乡的菇农为骨干,在政府指导扶持和公司帮扶下,回乡组建食用菌专业合作社。富群公司继续负责提供生产技术和产品回购,实现产业发展,集体经济壮大,脱贫户不再返贫。
四、政策保障
为确保试点工作顺利推进并取得预定成效,帮助进驻园区贫困群众稳步增收脱贫,在试点项目建设的3个周期中,对进驻园区按标准种植3亩10万棒出菇菌棒的贫困户给予以下政策支持。
(一)进驻园区的贫困户在所在地自行贷款10万元(贫困户贷款涉不良记录的由区政府与挂联单位研究解决)或自筹10万元作为生产前期投入本金,贷款中:5万元由区扶贫办按照小额到户贷款规定给予贴息,5万元由市扶贫办给予5厘贴息,入园贫困户贷款不足10万元的,市、区扶贫办据实贴息。市级、区级贴息以外的利息,由富群公司承担,贫困户不承担利息。
(二)进驻园区贫困户与富群公司签订合同并公证,富群公司在回购香菇过程中分期扣款代贫困户偿还10万元贷款。
(三)富群公司为进驻园区签订合同的农户提供住房,每个月垫支2000元的生活费用,满周期后结算扣回。
(四)进驻园区种植食用菌成本,由农户个人自行贷款或自筹10万元,超出10万元以上的投入由富群公司承担。
(五)给予富群公司园区技术培训费用补助支持。在开展试点工作周期内,市扶贫办按照入驻园区贫困户均1200元给予富群公司技术培训费补助。由市扶贫办核查进驻园区贫困户和食用菌种植情况的真实性后给予补助支持。
(六)《实施方案》中的所有配套补助政策,以隆阳区为重点,适用于全市“挂包帮”单位挂钩帮扶并愿意进驻园区的建档立卡贫困户。隆阳区要着力推进食用菌精准扶贫试点工作,认真研究解决工作中遇到的融资、基础设施建设等问题,总结经验,以便于全市推广。
(七)试点工作时限暂定为3个周期。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落实工作责任。为切实加强食用菌产业精准扶贫试点项目的顺利实施,成立保山市食用菌产业精准扶贫试点项目领导小组,负责牵头、统筹、协调食用菌产业精准扶贫试点项目工作。成立由隆阳区政府分管扶贫的副区长为组长,区扶贫、财政、农村信用社等相关部门和“挂包帮”单位领导及隆阳区政府派驻帮扶富群公司特派员王子瑞、黄坚二同志为成员食用菌产业精准扶贫试点项目实施监督协调小组,负责试点项目实施工作的宣传发动,组织全市“挂包帮”单位挂钩帮扶有意愿的建档立卡贫困户进驻园区,负责协调入园建档立卡贫困户贷款落实,监督企业与入园建档立卡贫困户签订食用菌生产和产品收购、利润保障合同并依法公证;督促企业加强对入园建档立卡贫困户科技培训工作。确保入园农户扶持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到户脱贫成效精准、贷款到期还款精准。监督协调小组确保有专门机构、专门人员负责此项工作,每个季度要将产业扶贫有关情况分别报市、区政府和市、区扶贫办。成立由富群公司董事长黄伟为组长,相关部门为成员的项目技术小组,负责制定食用菌精准扶贫试点项目技术方案、措施、标准,对入园建档立卡贫困户进行技术培训和指导,确保入园建档立卡贫困户在一个周期学到技术脱贫返乡,成为种植食用菌技术骨干。
(二)加强监管,确保资金安全。试点项目实施过程中要严格执行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的县级财政报账制,专款专用,严禁挪用、拖欠、挤占和改变资金用途。切实落实公告公示制,严格执行《云南省扶贫资金项目公告公示管理办法》(云贫开发〔2004〕4号),项目资金安排使用要实行事前公示、事后公告,接受群众监督,确保贫困群众直接受益。
(三)加强宣传,营造良好氛围。市、区扶贫部门及各级新闻、宣传部门要加强贫困地区发展产业扶贫政策、先进典型等方面的宣传报导,激发和调动全社会参与精准扶贫的热情和积极性,要充分发挥报刊、广播、电视、网络媒体的作用,及时总结好食用菌产业精准扶贫做法经验,营造全社会关注关爱扶贫开发工作的良好氛围。同时加强对贫困群众的思想教育,引导他们转变观念,发挥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精神,增强转变落后状况、过上美好幸福生活的信心和决心。
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把“人民群众得实惠”的活动要求落到实处,把乡党委和村委会的关怀和温暖送到自然村贫困群众中去,让人民群众感受到田心寨村民委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新气象,努力构建和谐新农村,促进民生协调发展,维护农村社会稳定,结合乡党委学习实践活动中开展的“转变作风抓落实、提高服务水平、加快农村发展”主题实践活动,为帮助贫困弱势群体解决实际生活困难,确保扶贫帮困工作的长效性和稳定性,特制定本实施方案,具体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开展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活动为契机,以构建和谐社会为核心,以关爱弱势群体为重点,通过乡机关各党支部、部门(单位)、广大党员干部的共同参与,进一步完善扶贫帮困工作机制,关心弱势群体,切实解决农村困难群众的生产生活问题,努力营造扶贫帮困、团结互助、奉献爱心的良好社会氛围,促进新农村“三个文明”建设健康协调发展。
二、组织机构
扶贫帮困工作坚持总支党委统一领导,各支部齐抓共管的领导机制;建立乡村联动、社会参与、分工负责、相互配合、长抓不懈的工作机制。
(1)成立“田心寨村民委领导小组”,由党委书记任组长,各村小组组长为副组长,各村干部负责人为成员,负责田心寨村委会扶贫
帮困工作的领导与贯彻落实,对村委会扶贫帮困工作进行督促检查。
(2)各自然村成立相应的“扶贫帮困领导小组”,由村党委书记担任组长,主要负责本村的扶贫帮困工作,积极主动协助村扶贫帮困领导小组工作,引导贫困户依托上级部门(单位)帮扶自主创业,支持和帮助贫困户提高自主创业致富能力,做好帮扶工作的正面宣传工作,转变贫困户等、靠、要的依赖思想。
三、工作措施
(一)扶贫帮困机制
在村委会扶贫帮困领导小组的组织领导下,建立总支领导班子、自然村各支部、党员干部多措并举的帮扶机制,深入开展“一帮一”和“多帮一”结对工作,采取总支领导班子成员联系村帮扶、各支部联系户帮扶、党员干部联系孤寡老人、孤儿帮扶的形式,深入贫困村、困难户认真了解情况,根据实际情况,解决他们眼前的困难,制定长期有效的脱困措施和帮扶制度,尽力帮助他们解决生活和生活中的实际困难,逐步使“空壳村”集体经济稳步增长、贫困户脱贫解困、贫困辍学儿童复学、孤寡老人生活有保障。
(1)总支领导班子成员联系村帮扶。通过总支领导班子每一位成员联系一个村,以所联系村的集体经济发展与农牧民人均收入增长为帮扶重点,分阶段、有步骤的引导扶持村集体经济发展,帮助解决村民就业问题,促进村民增收,使所联系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经济收入有明显改观。实现“两个增长”,即:集体经济收入增长、农牧民人均收入增长。
(2)对有劳动能力的特困家庭和残疾人家庭,可根据实际情况,通过资金扶持、技能扶持、就业扶持等多种形式,坚持“输血”与“造血”相结合、长期帮助与临时救济相结合、物质帮助与精神鼓励相结合,帮助提高生产技能、提供致富信息,帮助解决生产资料,引导和支持其依托旅游脱贫致富。把党和政府的关怀送到困难群众家中;对既无劳动能力、又无生活自理能力的残疾人家庭,由村委会出资出力,帮助其改善生活状况,增强其生活的信心;对有望康复的残疾人员,要积极开展医疗救助活动,切实保障残疾人能够得到及时有效地救助。